点燃一轮太阳,在一个闭合的窟窿内,或者说是一个母亲的子宫内,燃烧柴,燃烧泥胎,
也燃烧瓷器工匠的精湛技艺。
迅速飙升的的窑温,甚至高达一千二百度以上,无情的火魔。
持续的炼,是天地间的极端,包含着苦难的无以复加和彻骨的疼,那是天劫地劫呀,
足以毁灭所有的坚韧,
只有老子天下第一的雌伏,才能胜任。
柔软的泥土和无骨的水,还有穿戴在
胚胎之上的釉彩的美丽,
连同技艺的细腻——脉搏隐忍在泥土里,自然朴拙,
携带着原始的美学意义。
阴柔的凡俗,朝圣的纯粹者,仿佛献祭的牺牲。
随后便是专制的封闭,暗无天日,
沉闷、孤寂、隔绝。
还有可能毁于一旦的淬,
淬与碎,如影随形。
只要打开,
突然间,犹如传说中的天门訇然,
通体的亮,那岁月不能抹煞的高尚,
即使蒙上时间的尘,轻轻的一抹,
就能还原光芒的永恒:
时间,从此被一个个形象钉住,一动不动,
太极混沌、远古洪荒、高峡飞瀑、夕阳残照、寒鸦归林……
这一件件钧瓷,
是历经炎夏之后
由天地间隐含的泠然,酿就的秋月轻寒。
天蓝蓝,水碧碧,天高地迥,凉风习习好一轮婵娟,
给一切披上宗教的银辉。
大合大开,阳到极致后,全部转阴。
我自天成这里的工匠们,一代又一代,
以慧眼相继着,
寻找土地的灵性,
然后锻炼出一个个天真。
钧瓷一经诞生,就拒绝雷同,
那些釉彩,被火解放,挣脱一切桎梏,天马行空,我行我素,
也许是自由奔放的天意,让她丢掉俗世的一切,
把天地和盘古还原成
一片鸿蒙古意和一个久远的故事。
即使盘古醒来,
仍然给他一把开天辟地的斧头,
也不能砍伤一丁点的意境。
一只瓷器就是一只法眼,眸子轮转着
看世界,更看尘世的人们。
粗狂如癫,
豪放如侠,
古朴若洪荒,
端庄若沉潭。
轻轻地扣那瓷器,
弹出非金非玉的音乐,火的朗笑、水的潺潺、
土的芬芳、胎的灵秀、
窑火之熊熊、匠人之思索……
会一一显灵,
从遥远的历史深井,大珠小珠,喷薄涌出,
汇成灵魂磅礴的波澜,那涛声足以撼动
历史的河床。
唯我独尊,九五臻品,
难怪被北宋的皇帝选中,成为御用。
一窑就保留一件孤本,
遗世独立。
两看不相厌
放置案头,端详。
瓷器无语,我也无语、
我与她,在完成一次前世今生的约定。
我读到唐的威仪:
家国富足,志得意满,审美的气息弥漫于
几乎所有的阶层,连同贵族也呵气如兰。
我听到钧天之乐:
因为黄帝的驻跸,乐工们拿出浑身解数,
奏响王土的泱泱雄浑。
我惊于她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我的语言能力竟然枯萎,导致我的身体返祖,
任副词和叹词直接成为短句,
任表情的错愕、惊讶、赞叹,
来描述泥胎、釉彩的一次重大的自我革命。
我领悟到一个来自地层深处,或者遥远天际
一处不为人知的风情民俗,和一个轻松的哲学命题。
我开始安静,
也开始守身如玉。
李伊忠,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出版《故乡的分量》《品读家园》《武陵源民间故事》《张家界民俗》等文艺作品集。总篡《湖南省土家族风情》,担任《武陵源兵战故事》总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