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电脑版       手机版
合作成功
张家界地方戏剧精粹:阳戏
来源:原创 | 作者: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4-03-05 | 1137 次浏览 | 分享到:

   张家界阳戏的唱词以张家界方言为主,它的特点是平仄音分明,儿化韵较多,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俱备。阳戏的唱腔属民歌体结构,主要有十八调,其中又分正调和小调。正调以正宫调为主,另有蛤蟆赶钓、金钱调、小丑调、阴调、慈悲调、北河调等。男女不分腔,已形成导板、滚板、散板、叫喊、哀子、一流、二流、三流、流水等板式变化,其特点是"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小调的演唱方法大部分保留原始民歌的特点,常用的有男磨子歌、女磨子歌、藓草歌、香灯调、梁山调、观花调、算命调、猜猜调、十打、唱古人、二十八宿、大四平三流等。

   其独特的演唱技巧是"金线吊葫芦"的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其用嗓分为"夹咙"和"窄咙"两类。"金线吊葫芦"的唱腔是张家界阳戏区别于其他的地方阳戏的关键所在,它是由民间山歌演变而成,是土家人把山歌号子和地方戏剧相融合的一种独特唱腔,声音极具穿透力,演唱时真假嗓相结合,唱词用真嗓,拖腔用假嗓翻高八度,在中华戏剧中绝无仅有。

   张家界阳戏承载着土家族文化基因,体现地域内人们适应自然、乐观生活的智慧与独特的审美情趣。通过对阳戏欣赏和理解,可以最大程度的领略地方民间文化精华,把握地方文脉。对阳戏的研究,不仅能对研究张家界乃至湘西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习俗爱好、生产生活,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变迁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后的戏剧、戏曲、民族音乐创作、科研、表演、教学等方面的实践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对张家界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张家界阳戏于2011年5月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主要传承人朱丽珍。本土戏剧家周志家受邀国家文旅部编写的《张家界阳戏》已于2023年审核通过。

    编辑:秘书处

    审核:熊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