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电脑版          手机版
关注我们 |      
名称描述内容
观 点
张家界市白族仗鼓舞掠影
来源: | 作者:戴楚州 | 发布时间 :2024-08-12 | 1021 次浏览: | 分享到:

    张家界市境内白族独有的传统舞蹈“仗鼓舞”又被称为“跳帮杖”,是民家人手持道具仗鼓表演的文体合璧白族舞蹈。在白族聚居区的节日庆典、赶会游神、祭祀祖先和文艺表演等民俗活动中均可看见白族群众在传统音乐中欢欢喜喜地跳仗鼓舞。白族舞蹈《仗鼓舞》,主要流传于桑植县外半县的马合口、麦地坪、芙蓉桥、洪家关、走马坪、刘家坪等7个白族乡。

  (一)仗鼓舞的产生:澧水流域白族是宋末元初从云南大理白族聚居区迁徙而来,仗鼓舞产生于元朝初期白族祖先“民家人”落户时。相传元代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腊月,马合口民家人三兄弟用木杵打糍粑之时,闯进来几个人,抢夺糯米糍粑。兄弟三人就用打糍粑的木杵横扫直打,打得几个歹徒狼狈逃窜。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民家祖先在打糍粑之前,都会举起木杵手舞足蹈,后来演变成为舞蹈。因为道具“仗鼓”形如木杵,长约1·2米,中细可握,两端用皮革绷衬成喇叭形仗鼓,其形状似铜鼓,故得名《仗鼓舞》,即如桑植县《甄氏族谱》所载:“敬巫师,赛神愿;吹牛角,跳仗鼓。”《王氏族谱》也载:“仗鼓舞,多人跳。”历史悠久的仗鼓舞经历两个发展时期:一是民家人迁始祖迁徙到澧水流域落脚,创造仗鼓舞的雏形。二是明朝初期,外地人口迁来澧水流域,融入民家人,完善“三十二连环”套路,发展到八十一个套路。 

  (二)仗鼓舞的表演:桑植县白族乡举办的“游神”民俗文化节是民间艺人跳《仗鼓舞》的盛期。凡是举行“游神”,必须跳仗鼓舞。游神队伍到某地后,由接神人用茶盘端上糍粑、豆腐等站在堂屋门前恭身迎接,三元老司请神下马、安神,然后跳《仗鼓舞》。表演者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伴奏下,翩翩起舞。人数少则6人,多则10多人,至20多人不等。信奉本主为白族所独有。以谷、王、钟为主姓的白族信奉本主大、二、三神,即大神红脸,左手叉腰,右手上举;二神黑脸,左手护胸,右手执鞭;三神白脸,左手托珠,右手仗剑。白族聚居区家庙与祠堂最多,赶庙会是白族人的传统。各处庙会虽然只定一天,但是前后花几天时间准备。赶庙会这一天,人山人海。每年有一“会首(由本族房头轮流)”,会首在农历腊月下旬,派一群青年去家庙将本主抬回。到腊月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由会首亲自请来白族“三元老司”在本主堂做功课,收兵撵马、安神。正月初二清晨,三元老司请神出游,并且派出牌灯,上写姓氏堂名,如谷姓就写“九经堂”,王姓写“三槐堂”,并有“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字,带上红贴下书,准备膳食和迎神等。游神之时,举“万民伞”的人走在前面。扛神旗二人,一人执鼓,一人拿锣。吹长号者二人,吹横笛一人,举执事牌者若干人,牌上写着“祖奉本主×××神”。抬本主者多人,有二人抬一神轿,也有四人抬一神轿的,按本主多少或者神像大小而定。三元老司紧跟神轿后面,一手拿海螺,一手执铃宝。会首与收香纸者紧紧跟随。后面配有数十人或数百人的跳《仗鼓舞》队伍。跳仗鼓舞时,由三元老司领队。《仗鼓舞》队员手执仗鼓,在仗鼓舞大师领跳下,踩着节奏,跳着“一二三”“硬翻身”“翻天印”“双凤朝阳”“兔儿望月”“野猫戏虾”“魁星点斗”“霸王撒鞭”“苏秦背剑”“雷公扫殿”“二龙戏珠”“五龙棒圣”“仙女献桃”“二十四连环”“四十八花枪”“狮子坐楼台”等八十一个动作,舞姿变化多样,杂以武术动作。整个舞蹈纯朴优美,灵巧多变。舞者手里拿着道具仗鼓,使用长号、唢呐、海螺、笛、钹、大锣、小鼓的乐器手围成一圈,进行伴奏。跳得尽兴之时,参加跳舞者人数不断增多,并拿劳动工具作为道具。但须是每三人成一组,鼎足而舞,以“倒丁字步”为步伐。其中,一人手持仗鼓,一人打钹,一人敲锣,以一个一个的小圆圈围成一个大圆圈。开始时的“单跳”换成“双跳”,手部摆动随之增加。每一动作结尾,都用道具指着旁边一人的耳根。《仗鼓舞》的动作有跳、摆、转、翻和举手,脚的步伐即先左后右,手与脚顺向摆动。即左手左脚,右手右脚,其特点是顺拐、屈膝、悠缓、下沉。形成其特点是因长期生活在高山之中。当身负重物走在山路时,只能顺拐前进;爬坡之时,势必屈膝,重心下沉。由于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故形成《仗鼓舞》的风格。舞蹈音乐多用2/4节奏,打击乐要求打得清脆,按照表演者动作打出各种不同的锣鼓点。用横笛吹奏主弦律,用海螺、长号和唢呐吹奏节奏。伴奏歌舞之时,强弱节拍鲜明。跳仗鼓舞时,喜穿白色衣服,有“要得俏、一身孝”之说。男子里穿白色对襟衣,上套黑色领褂;腰系挑花兜带,并配撒穗荷包;头戴白色头巾,下穿青布裤子,脚穿白布袜和“云头鞋”,色彩搭配美观,为《仗鼓舞》增添艳丽光彩。

观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