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电脑版          手机版
关注我们 |      
名称描述内容
观 点
张家界市境内历代建置沿革考述
来源:原创 | 作者:戴楚洲 | 发布时间 :2024-12-22 | 184 次浏览: | 分享到:



 慈利县江垭镇九溪卫古城门

   “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张家界市境内历代建置沿革悠久,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名胜古迹众多,已经发现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的古代遗址100多处。张家界市境内人文历史源头可追溯到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张家界市已经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2处。慈利县金慈街道金台居委会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早期智人”使用的打制石器砍砸器、尖状器和盘状器,证明早在距今20万年,张家界市境内已有“原始人群”生息繁衍。

   在夏商周三代,张家界市境内为濮人、巴人、楚人和苗人等古代部族聚居之地。夏代,张家界市境内属于《尚书·禹贡》所载“九州”概念之一荆州之域;商代,张家界市境内属于“南蛮”。西周时期,张家界市境内属于“濮人”所居边陲“荒服”之地。春秋时期,楚军将士越过长江进入澧水流域,设置军事堡垒,首次把澧水流域纳入楚国版图。战国时期,受到“南楚文化”影响的张家界市境内始被楚国纳为黔中郡辖地。公元前277年,秦国蜀郡太守张若率兵征伐楚国以后,把楚国武陵地区的原巫郡、黔中郡及江南地合并成为秦国的黔中郡。在此后长达两千多年专制社会不断更替的历朝历代,张家界市境内建置沿革时有变化,行政区划时有消长,成为人文荟萃之地。自秦朝统一中国以来,历代朝廷均在澧水流域设置郡县、羁縻州县、府县以及土司、卫所等机构,统治本地各族先民。汉代至宋代,张家界市境内历属武陵郡、天门郡、北衡州、崇州和澧州管辖。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全国推行郡县制度,成为历代定制。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朝廷在澧水流域设置的黔中郡所辖慈姑县(县治官塔坪在今慈利县零阳街道太平居委会),含今慈利县、永定区、武陵源区、桑植县、石门县、临澧县、澧县、津市市、安乡县和湖北省鹤峰县、公安县等县地域。明代《弘治岳州府志》最早记载秦朝设置的慈利县由来:“慈利(县),以土俗淳慈而得物产之利,故名……秦为慈姑县,汉为零阳、充县,地属武陵郡。”

 汉高祖刘邦即皇帝位以后,重建统治秩序。汉承秦制,在政治机构和政区体制上承续秦朝制度,全国继续实行郡县制度。据《汉书·地理志》载: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朝廷改秦代黔中郡为武陵郡,析慈姑县为零阳县、孱陵县和充县。其中,零阳县以在零水之北得名,县治白公城在今慈利县零阳街道东郊,含今慈利县以及常德市石门县、临澧县、澧县和津市市。充县因崇山而得名,县治在今永定区教场路古城堤手巾岩澧水北岸台地,谓之“充城”,为张家界市城区最早的治城。充县含今永定区、武陵源区、桑植县、慈利县西北部和鹤峰县西南部。古城堤遗址出土有“充县”字样的东汉木牍,一枚简牍上书“充长之印”等字。孱陵县县治设在今湖北省公安县,含今安乡县和澧县等地。东汉时期,地方行政区划进入州、郡、县三级制,形成豪强割据势力。荆州武陵郡辖区与西汉武陵郡所辖相同,仍辖零阳县、孱陵县和充县等13县,还在县下设置乡、亭、里等基层行政管理机构。

在三国时期,武陵地区郡县设置因为自然、人文变故而作较大调整。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充县嵩梁山裂,岩壁形成“天门洞”。吴国皇帝孙休得到武陵太守钟离牧禀报以后,认为是吉祥征兆,遂把嵩梁山改名为“天门山”,分武陵郡西北部置天门郡,析零阳县和充县部分地置溇中县(辖今慈利县西北部,县治设在三官台,在今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株木村)。天门郡辖零阳县、充县和溇中县,为今张家界市所辖区(县)。据北魏郦道元著的《水经注·澧水》记载:“武陵郡嵩梁山,高峰孤耸,素壁千寻,望之苕葶,有似香炉。吴永安六年,其山洞开,玄朗如门。高三百丈,广二百丈。门角各生一竹,倒垂下拂,谓之天帚。孙休以为嘉祥,分武陵(郡),置天门郡。”天门山下、澧水北岸既为天门郡郡治,又为充县县治(在今张家界市城区古城堤)。据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记载:“澧水出武陵(郡)充县西历山,东过其(充)县南。”

在两晋时期,天门郡所辖县包括现今张家界市所辖区(县)。西晋初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以后,武陵地区“巴人后裔”(即土家先民)归附晋朝。西晋太康四年(283年),改充县为临澧县(含今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地),县治仍然设在古城堤;析零阳县新置澧阳县(含今常德市所辖石门县、临澧县和澧县等地,县治在今石门县渫水汇澧之处)。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充县废省,临澧(县)即其地,临澧县治即充县之故治。侧临澧水,故为县名,晋太康四年置。”清代《同治直隶澧州志•古城邑》亦载:“临澧城,晋析充县地置,在永定县城。”天门郡时辖零阳县、溇中县、临澧县、澧阳县4个县。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天门郡郡治迁往澧阳县(在今石门县城)。东晋时期,天门郡所辖县与西晋时期天门郡所辖县相同,仍属荆州之域。

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各个朝代,武陵地区州、郡废立无常。南朝宋时,天门郡所辖县仍为晋代故县。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年),武陵郡、天门郡仍属荆州。南朝齐时,天门郡所辖县沿袭宋制,天门郡治又迁往零阳县(在今慈利县城)。南朝梁代末年,皇族萧察投靠北朝西魏,天门郡为西魏控制。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朝廷改天门郡为石门郡(郡治在今石门县城),改澧阳县为石门县(含今常德市石门县、临澧县澧县和津市等地)。南朝陈代前期,石门郡隶属陈朝,辖石门县、零阳县、临澧县、溇中县。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年),废除临澧县、溇中县,因其境内有崇山而置崇义县(含今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地)。又新置“北衡州”,其州治、县治均设在崇义县充城(在今张家界市城区古城堤),北衡州时辖崇义县、零阳县、石门县。北周武帝视天门山为“南岳”,率领百官登上天门山祭祀天地,故取名“北衡州”。      

隋朝初期以州统县,加强专制统治。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北衡州为崇州,因境内崇山而得名;新置崇义县,改零阳县为慈利县。崇义县和慈利县俱属崇州,崇州州治以及崇义县县治均在今张家界市城区古城堤。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罢除崇州,改为澧阳郡,崇义县、慈利县、石门县等六县同隶之。明代《万历慈利县志》记载:“隋高祖开皇辛丑灭陈。后改北衡州为崇州,又置崇义县,改零阳为慈利县,俱隶崇州。大业中,罢崇州,改澧阳郡,而慈(利县)隶焉。”

唐朝创立道制和州(郡)并用制。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起,澧州澧阳郡隶属江南西道,管辖慈利县与崇义县(含今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等6个县。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把崇义县并入慈利县(含今张家界市所辖两区两县)。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起,澧州澧阳郡仅辖慈利、石门、澧阳、安乡四县,仍然隶属江南西道。

五代十国时期,楚王马殷在湖南省境内建立割据政权楚国,取得澧州、朗州等州。907年,后梁太祖朱全忠封马殷为楚王。楚王马殷率领楚兵攻占朗州以后,澧州刺史向瑰归降楚国,楚国马殷所部周行逢割据的澧州仍辖慈利等县。

在两宋时期,地方行政建置实行路、州、县三级制度,路的设置是加强对州、县地方政权的控制。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派遣将领慕容延钊率兵占领澧州,澧州所辖慈利县等四县隶属荆湖北路。南宋绍兴初期,荆湖北路所辖澧州共领慈利、石门、澧阳、安乡四县,慈利县当年有武口寨、索口寨、安福寨、西牛寨和阳泉寨。

元朝统一全国以后,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地方设置行中书省,行省下设路、州、县各级地方政府。元代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军将士攻占澧州慈利县。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将澧州路慈利县升为慈利州,在少数民族地区溪峒之间设置柿溪州(在今桑植县上洞街乡境内)、安定州(在今永定区境内)等羁縻州和茅冈都元帅府。今桑植县的外半县属柿溪州,桑植县的内半县分属于上桑植长官司、下桑植长官司。因此,湖广行省澧州路总管府管辖慈利州和柿溪州等地。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改澧州路为澧州府,管辖慈利县等四县。从元代起,中央王朝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行特殊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土司制度,设置土司机构,官有土官、流官之分,始有土司之名。元代初期,朝廷对愿意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委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土司官爵,土司制度基本形成。在元明时期,澧水流域虽然设置桑植土司、柿溪土司、茅冈土司、慈利土司、麻寮土司、靖安土司、山羊土司和添平土司等土司机构,但是时并时分,建置沿革非常复杂。

明清时期,朝廷设置军事机构卫所,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控制。明太祖于洪武九年(1376年),在全国设置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主管全省民政和财政;另设置都指挥使司掌管军政,设置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刑法。承宣布政使司之下设置府(州)、县二级地方政权。洪武二年(1369年),降慈利州为慈利县。明代《万历慈利县志》记载:“洪武二年己酉,改慈利州为慈利县,隶属湖广布政使司。”在明清时期,承袭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日臻完善,朝廷对土司的建置、裁撤、官职、衔号、选任、袭替、朝贡、赋税、义务、征调等作了规定,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控制。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统治者在慈利县西北部设置九溪卫,隶属湖广都指挥使司节制,下辖麻寮所、添平所、安福所和桑植土司。明代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慈利县由隶属常德府改隶于岳州府,隶属承宣布政使司。据清代《康熙永定卫志》记载:明代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统治者把大庸卫更名为永定卫(永定卫城在今张家界市城区),领前所、后所、左所、右所、中所以及大庸所、茅冈土司,并有黑松、后坪、金藏、桑溪、龙虎、茅岗六隘。永定卫初隶湖广都指挥使司节制,后隶属岳州府。

清代设省,下设府、州、县。清朝初期,沿袭明制,对投诚的各地土司、卫所的首领准其子孙世袭职务。清代雍正年间,地方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废除澧水流域设置的土司、卫所机构,改建为州、县,委派流官统治。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桑植土司被迫“改土归流”。雍正七年(1729年),割慈利县十四都、十五都和九溪卫安福所旧壤以及桑植宣慰司,以地域广的桑植土司之名改置为桑植县,改安福所治瓦窑岗为桑植县治,隶属于永顺府。雍正八年(1730年),升澧州为直隶州,辖慈利县和石门县等县。废除永定卫和大庸所以及九溪卫和麻寮所、添平所。雍正十三年(1735年),上峒长官司向玉衡、下峒长官司向良佐请求献土归流,加上茅冈土司泥湖塔等地并入桑植县。拨慈利县十都、十一都、十二都、十三都的全部和八都、九都的部分地以及永定卫、大庸所、茅冈长官司原地域始设置永定县,隶属隶属湖南布政使司澧州直隶州管辖。 

 

中华民国初期,湖南省政府设置三个道,慈利县隶属武陵道。在民国三年(1914年),因永定县与福建省永定县同名,奉北洋政府之令,湖南省永定县被改名为“大庸县”,属武陵道。民国五年(1916年),湖南省政府裁撤武陵道,慈利县、大庸县、桑植县均属辰沅道管辖。民国十一年(1922年),湖南省政府撤消“道”的建制,仅留省、县两级,慈利县、大庸县、桑植县均直隶省辖。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1934年11月),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人带领红二、六军团指战员解放大庸县、桑植县,在大庸县城成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大庸县革命委员会。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湖南省政府在沅陵县成立湘西绥靖处,下分五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慈利县,管辖慈利、大庸、石门3个县,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管辖桑植等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湖南省政府决定撤销湘西绥靖处,改设沅陵行署,下辖沅陵、溆浦、大庸、桑植等21个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湖南省境内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慈利县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大庸县和桑植县等6个县隶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共慈利县委大门(县委大院为省级文保单位)

   1949年10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各级人民政府。1949年至1987年,慈利县隶属常德专区专员公署管辖。大庸县、桑植县于1949年10月至1952年8月隶属永顺专区专员公署管辖。从1952年9月至1957年9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湘西苗族自治州先后代管大庸县、桑植县。1957年9月,根据国务院第五十七次全体会议决定,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大庸县、桑植县等10个县。1985年5月,大庸县改为县级大庸市,仍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1988年5月,经国务院发文批准,县级大庸市升为湖南省省辖地级大庸市,市人民政府驻永定区。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划出大庸市、桑植县,从常德市划出慈利县,属大庸地级市辖;将县级大庸市改名为永定区,新设武陵源区,全市设置永定、武陵源2区和慈利、桑植2县。1994年4月,又经国务院发文批准,湖南省地级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著名旅游城市张家界市现在仍辖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慈利县、桑植县,共有16个街道、63个乡(镇)。(作者戴楚洲系张家界市地方志编纂室原正处级调研员)

   供稿:戴楚州

   审核:熊文渊

更多咨询请点击http://www.yjz.top/website/index.php?_m=wp_frontpage&_a=index&id=5&sessionid=18f23b9bf1f160cfde3cb38d36a3cc5f


观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