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花灯戏是2009年02月26日湖南省政府公布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四个艺术要素彰显出该剧种的艺术价值。
花扇和彩巾的运用。在表演时,花扇的动作语汇主要是单花扇、打扇、照扇、竖扇、插扇和磨扇等;彩巾的动作语汇有抓巾、咬巾、磨巾、团巾和飞巾等等。花扇变化多端,内容丰富,可以组成“雪花盖顶”“蜜蜂采花”“扁鱼上滩”和“白鹤亮翅”等多种套子。
身段表演中的“套子”艺术。身段表演分为“出场”“三翻身”“半边月”“双推磨”“蜻蜓点水”“黄龙绕身”和“燕子衔泥”等套子。每个大套之中包括一些小套。如“出场”就分为“整装”“拣帘”“太极图”和“抢扇”等。这些身段在运用时,分为“旦行套”和“丑行套"”两种方法。“行套”旦即变换套子时,旦角右手持扇,左手持巾,以舞扇为引导;“行套”丑由丑角左手持扇,右手持巾,以手势表示变换。花灯套子根据人物和剧情需要,有拆有合,有多有少,恰到好处。
台步的运用。旦角有“云步”“踏步”“碎步”“折边风”和“风摆柳”等。丑角有“猴步”“梭子步”“醉步”“倒踢马”和“矮马步”等,尽显风趣幽默之特点。
舞台调度。采用花灯圈子,如“踩四门”“踩一字”“扯四角”“内外荷花”“走圆场”等,演员在舞台上要根据剧情需要灵活变换。
“文革”后,桑植花灯戏剧团被迫解散,一代名角王贞祥、莫祖喜、刘六儿等人或改行或归隐,但是花灯戏却在民间流传下来,并得以发展。
撰稿 秘书处
审核 熊文渊
获取更多咨询请点击http://www.fy179.com/news_list/35.html
联系电话:18974411345
E-mial:459702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