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电脑版          手机版
关注我们 |      
名称描述内容
观 点
武陵山区交通运输变迁
来源:原创 | 作者:戴楚洲 | 发布时间 :2024-09-25 | 83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远古人类的落、城是沿着河流与道布局的,古道古交通的产物武陵山区山峦起伏,绵延千里山高坡陡,溪河纵横交通不便,运输艰难。道路坎坷不平,只宜背负。武陵山区古代交通运输有水路交通运输和陆路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一直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瓶颈”。千百年来,武陵山区历代各族祖先修路架桥,制作运输工具,或者乘船捕鱼捞虾,运送货物;或者背着“背篓”行走于山道,背出板栗和红薯等特产,背回食盐和布匹等商品。 

     
     
水路航道滩险水急,礁石接蹱,险象环生,行船维艰。澧水干流航道的两河口、南岔、桑植县港朱家台码头、苦竹寨、温塘集镇码头、永定城港南门码头、溪口集镇、岩泊渡、慈利县港北门码头等港口、码头是各族先民和客商往来要道。水路交通运输,土家先民最初使用木筏、木排、竹排。之后,发明了独木舟。舟楫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廪君部落的“土舟”。宋代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说:五溪“蛮地多楠,有极大者,刳以为舟。”后来,发明了有骨架的木船,如搬搬船、鸬鹚船、划子船、舢板船、厚板船、乌篷船、木帆船、机帆船、渡船、鱼船、蛇船、龙船、彩船、歪屁股船、舵笼子船和驳船等。古代竹枝词描写了土家人在慈利县永安渡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永安渡口戏龙舟,画鼓彩旗汗漫游;未识锦标谁夺得,替郎欢喜替郎愁。”又云:“水声鼎鼎鼓声张,齐上龙舟打浆忙;最是键儿身手好,锦标队里过端阳。”在澧水行船,多靠拉纤撑篙。土家汉子边摇桨,边唱澧水船工号子、九澧船夫曲,把桐油、茶油、茶叶、药材、木材、木炭、木雕、木桶、土漆、土碱、牛皮、铁矿等土特产品运出洞庭湖,经过长江,销至江浙一带;又从长江下游运回海盐、海带、丝绸、棉纱、布匹、陶瓷、铜器和煤油等百货商品。

陆路交通运输古靠官方驿道、民间栈道连,沿路修建驿站、铺和客,形成“驿文化”驿道具有路的功能朝廷与地方政府之间纽带 驿古代专供传递公文和过往官吏中途餐宿、换马的地方元明清土司时期,武陵山区所修驿道包括湘川驿道湘黔驿道等。过境湘川驿道自长沙市经过益阳市和常德市,进入慈利县和永定卫,后至永顺县。过境湘黔驿道从湖北省公安县南平集镇,经过澧州和石门县,进入慈利县和永定卫,后至古丈县田家洞。许多军人和商人从慈利县城经垭门关,沿着栈道至索溪峪

观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