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人才交流会上,一求职女士拿着瞿杏元编织的蟹子连声称赞:“真像”。
4月6日,湖南省“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人才交流大会”结束不到一周。张家界市慈利县土家棕叶编织师傅瞿杏元打电话给带队参加人才交流会的张家界市非遗促进会会长熊文渊说:“3月30日,我参加省城长沙举办的人才交流会,召到学徒16人,接单130个2600元。这几天,天天有人打电话给要我给他们培训,我的业务大大上升了。”

求职者在张家界土家棕叶编织摊位纷纷驻足,拍摄图片。
瞿杏元是张家界慈利县景龙桥镇杨家垭村人。今年50多岁,6岁时就跟着妈妈练习棕叶编织技艺,中学毕业后,回乡一边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一边开展家庭棕叶编织,所编织的昆虫、大型动物、宗教祭祀用品和生活日用品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往往是产品还没完工,就有人抢走了。广东一老板见他的棕叶编织技艺高超,花高薪请他进场当师傅,一干就是10多年。乡村振兴春风吹到他所在的家乡后,他放弃高薪,决然回到家乡—慈利县景龙桥镇杨家垭村,在自家开辟了棕叶编织工坊,指导乡邻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棕编工作,他到幼儿园、中小学传授棕叶编织技艺,近2年授课60余小时。

前来求职的大学生在张家界土家棕叶编织技艺展位签署拜师意向书。
瞿杏元的家乡位于黄石水库边缘,黄石水库素有湘西“千岛湖”美誉,每年前来休闲康养的人数达到数万人,同时,这里靠近张家界核心景区,游客在这里享受江南水乡风光后还可以去核心景区观看世界绝版的张家界、黄龙洞等自然景观。瞿杏元依托旅游优势,把棕叶编织技艺融入旅游元素,家乡的棕榈林与黄石水库交织成独特的生态文化画卷,库区星罗棋布的岛屿上,青翠棕榈与苍松翠柏共生,叶片婆娑间隐现土家吊脚楼,屋檐下常悬挂着未完成的棕编。每逢场期和传统节庆,库畔市集摆满棕编工艺品,渔家儿女兜售棕丝凉帽、镂空提篮,老匠人现场编织螳螂、草龙,游客可亲手体验“采青”——从棕榈林摘取嫩叶,学习“绞编”“盘缠”等技法。

瞿杏元向参观和求职者讲述棕叶编织技艺。
相信不久的将来,瞿杏元的棕叶编织技艺将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撰稿:秘书处
审核:熊文渊
更多资讯请点击http://www.yjz.top/website/index.php?_m=wp_frontpage&_a=index&id=4&sessionid=9fc00a04cda59a94c739396a0fb4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