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杨六郎为褒奖焦赞、孟良护国有功,又将杨家溪交予他们管理,给他俩修建了房子——焦院和孟院,为他们修建了一座寺庙——护国寺,并分给他们土地。杨六郎自己也建了房子——老屋。
沧海桑田,不外如是。
杨溪:孙九大人出生地
杨溪,孟家桥下诞生了一位爱国将军孙九大人。
杨溪村有座孟家桥,这孟家桥下,是孙九大人出生地。
元朝,孟良的后人在杨溪澧水支流的交汇处修建了一座石拱桥,取名“孟家桥”。光绪十九年九月九日午时,一位怀胎九月名叫姜小妹的妇人,来到杨溪讨米,当她走到护国寺前的孟家桥时,腹痛难忍,心知快生小孩了,赶紧几步奔到桥下,一个男孩从母体逸出。此时,来自不同方向同去护国寺朝拜的两条龙灯,恰巧在桥上相遇,犹如二龙戏珠。蒋小妹觉得奇巧:儿子九个月出生,又是重阳节、二龙戏珠......她便给儿子取名“九儿”,大名“开华”,用心抚育,盼望儿子有出息。
咸丰六年,十七岁的孙开华投入到鲍超的霆军。光绪三年,受命坐镇台湾,驱逐法国入侵者,被擢升为福建提督。光绪十九年,因劳累成疾,英年早逝,年仅五十四岁。光绪帝痛失良将,亲笔写下了《祭孙提督文》。
杨溪,开国元帅贺龙早期活动地
贺龙青少年时期就在澧水流域的石门、慈利、临澧、澧县一带谋生,经常取道必经之地杨家溪来往于桑植。以后,靠两把菜刀拉起了队伍,参加革命。
贺龙曾经推过的石磨,被人抬到小路上做了垫脚石。
1928年2月的一天傍晚,南昌起义军在汕头失利后,作为起义首领之一的贺龙来到杨家溪杨玉仁开的饭铺里。这杨玉仁原是贺锦斋老部下,二十军一师的某连连长,跟贺龙一起参加了南昌起义,杨玉仁就在这年冬天先贺龙一步回到家乡。没想到,有人告密给朱疤子的挨户团,当朱疤子的人来刺杀贺龙时,急中生智的杨玉仁将贺龙藏在水缸里,才使贺龙化险为夷。贺龙为此很感激,拜寄杨玉仁的父亲为干爹,住在他家里,这一住就是三年,闲来无事时,贺龙给干爹推磨磨米、挑水都干。之后,贺龙在江垭土豪徐小桐的护送下,回到桑植老家,又拉起了三千人的队伍。
杨溪,国民党将军彭士量喋血殉国处
千年之后的杨溪,又一次印证了为兵家必争之地。1943年,中国军人和日寇在这里拉开战场,战斗异常惨烈,一位名叫彭士量的国民党将军,在焦家洲殉国。
11月15日,日寇的铁蹄践踏了这块土地。日寇的战略意图是攻打常德城,从慈利县绕道封堵常德的西面。14日在完成石门巷战后,国民党暂5师师长彭士量带领将士,从毛家山的岩门蹬突围,企图通过升坪向杨溪撤退。然而,因为对敌估计不足,这时,日军已于14日占领了升坪口,彭师长只得沿澧水北岸西上。拂晓时分,暂五师搜索连及十四团之一部,冲到了平峰山下时,日空军战机5、6架赶来助战,在他们的头顶上空盘旋,轮番扫射、扔炸弹,大家赶紧进入大栗树陇里隐蔽。这是暂五师进入慈利后与日军遭遇的第二场战斗,炮弹丢到栗树陇里,国军被炸得血肉横飞,到处是士兵的哀嚎声,不到两个时辰,小河道里填满了国军士兵的尸体。
联系电话:18974411345
E-mial:459702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