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民歌》发展于清代中期“改土归流”以后。清代雍正年间,始设置桑植县,桑植县城武庙和城隍庙均建有土家祖先演唱民歌的舞榭歌台,白叟黄童尽歌舞。桑植县知县顾奎关所纂清代《乾隆桑植县志》记载:“武庙在(桑植县)县城西隅,雍正五年设(桑植县)县治。邑人张宏毅同侄(张)崇周、(张)仕周捐地创建……东西厢房各一间,歌舞有楼……城隍庙……前有仪门,中有歌舞楼。”因为清代中期商业兴起,代表歌曲《马桑树儿搭灯台》描述妻子在家等待已外出做生意之夫的情景。《桑植民歌》在人类学、民族学及文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桑植民歌》区别其他类别歌谣的明显标志,就是除娱乐外,还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发挥重大作用。贺龙于1928年2月回到家乡桑植县洪家关,组建工农革命军。中共湘西北特委重视宣传党的主张,周逸群、贺锦斋带头在桑植县城和洪家关的街头巷尾,组织教唱《贺龙回到湘鄂西》《山寨来了贺龙》《卫兵歌》《起义歌》《战斗歌》《行军歌》《红军纪律歌》《红军发给土地证》《农民协会歌》《拥护苏维埃政府》等革命民歌。这些革命民歌好似黎明的号角,唤醒工农大众开展土地革命和进行武装斗争。如《要吃辣椒不怕辣》,表达跟党走、跟贺龙干革命的决心。贺锦斋师长改写《马桑树儿搭灯台》以后,妻子戴桂香带领群众传唱革命民歌,致使桑植县成千上万名青年人参加红军,出现父母送儿当红军、妻子送郎上战场等感人事迹,许多革命故事被人编进《桑植民歌》之中。一首首《望红军》《十绣红军》《红军队伍进了村》《红军来了做主人》《姐妹做军鞋》《送郎当红军》《当兵就要当红军》《要当红军不怕杀》《红军几时才回返》等革命民歌,激励许多英雄儿女!他们在革命处于低潮之时加入革命武装队伍,南征北战,奔赴抗日前线,参加解放战争!经过百姓世代相传,《桑植民歌》曲目得以传承,其代表作品《花大姐》《翻天云》《上四川》《三看郎》《上金寨》《采茶歌》《山歌不唱忧愁多》《冷水泡茶慢慢浓》《好郎好姐不用媒》《三根丝线三尺长》《九岭十八岗》《贺龙将军到》《马桑树儿搭灯台》《红军大战赤溪河》《门前挂盏灯》《不打胜仗不回乡》《十送红军》等已经成为中国民歌宝库中的经典名曲。
新中国建立后,桑植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落实党的文艺政策,重视发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1953年,桑植县政府文化工作职能部门组织文艺工作者搜集、记录《桑植民歌》以后,湖南省歌舞团、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中央民族学院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等20多个文艺单位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研究专家前来湖南省桑植县采风,共计收集、整理《桑植民歌》2000多首。其中,一部分被编入图书《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省卷》《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湖南卷·桑植县资料本》。国家一级作曲家白诚仁先后8次来到桑植县采风,步行3000余里,并把金色旋律融入《小背篓》等创作歌曲之中。桑植县文化馆选拔、推荐优秀歌手参加各级政府文艺汇演,提高参赛歌手表演艺术,致使《桑植民歌》经典歌曲从乡村传播到国家文艺殿堂和国际舞台。1956年12月,桑植县民歌手谷志壮、娄菊香、彭玉翠和萧喜生等人参加湖南省首届群众文艺汇演,首次在省城长沙市演唱《桑植民歌》。从此,《桑植民歌》风靡中华大地。1957年3月,桑植县民歌手李德杰、娄菊香和彭玉翠随湖南省代表团上北京参加全国民间文艺会演,首次把《桑植民歌》唱到首都。1978年3月,桑植县民歌手卢菊香参加全省民歌演唱现场会议,荣获省文化厅颁发的优秀歌手奖。
联系电话:18974411345
E-mial:459702263@qq.com